中文
藏醫藥學形成系統的理論體系迄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。約在公元前1800年左右,藏醫藥學家的杰普赤西就用象雄文總結苯教醫師經驗著成《苯教四續之根本醫典》、《解毒療法》等藏醫學的奠基醫籍。繼后,木雜扎海、色妥介晉等眾多苯醫學家在《苯醫四續之根本醫典》的基礎上,編著成另外三部苯醫經典著作,統稱為《苯醫四續》,這是現行《四部醫典》的母本。
公元八世紀藏王赤松德贊時期,藏醫藥得到了空前的發展,并出現了九大著名藏醫學家,其中宇妥·云丹貢布最為有名。在這時期宇妥·云登貢布以以西藏本地的苯教醫藥學為基礎,多次赴內地、印度、尼泊爾、大食等走訪名醫,切磋醫理,廣泛吸收各種醫學體系的精華,結合自己的醫療實踐,經過二十余載,撰寫了《四部醫典》這部舉世聞名的藏醫典籍,標志著藏醫藥獨具特色理論體系的完成。